【醫宗金鑑 傷寒論註 發汗後,身疼痛,脈沈遲者83】
發汗後,身疼痛,脈沈遲者,桂枝加芍藥生薑各一兩,人參三兩,新加湯主之。
〔註〕:
發汗後,身疼痛,脈浮緊或浮數,乃發汗未徹,表邪未盡也。
仍當汗之,宜桂枝湯。
今發汗後,身雖疼痛,脈見沈遲,是榮衛虛寒,故宜桂枝新加湯,以溫補其榮衛也。
〔集註〕:
成無己曰:表邪盛則身疼,血虛亦身疼。
其脈浮緊者,邪盛也。
脈沈遲者,血虛也。
盛者,損之則安;虛者,益之則愈。
喻昌曰:脈沈遲者,六部皆然,與尺遲大異。
尺遲乃素虛,此為發汗新虛,故於桂枝方中,倍加芍藥、生薑各一兩以去邪,加人參三兩以補正,名曰新加湯者,明非桂枝湯中之舊法也。
汪琥曰:身疼痛,脈沈遲,焉知非中寒證,要知此證,乃太陽傷寒發汗後,身疼不止,脈變沈遲,非中寒比也。
| 歡迎光臨 【五術堪輿學苑】 (http://_dmarc.wsky.ink/) | Powered by Discuz! X3.1 |